浙江纺织业提质“新解法”:强化规范引领助质量提高
中新网杭州10月21日电(黄慧 吴婷桦)纺织业,是浙江传统优势工业,开展走在全国前列。但是,作为重要民生工业,长期以来,纺织业也面临着全体品牌影响力偏弱、中低端产品过剩等开展掣肘。\n\n 怎么充沛用好规范、质量、认证等“东西”,为树立浙江现代纺织系统供给技能支撑?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”)以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(浙江)为依托,一再打出“组合拳”,给出提质增效“新解法”。\n\n 濮绸,是产自嘉兴桐乡濮院一带的传统丝绸产品,有绸、绢、绫、罗等种类,与杭纺、湖绉、菱缎并称“江南四台甫绸”。2009年,濮绸编织工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\n\n 对濮绸而言,怎样将编织产品的工艺特征、工艺要求以书面形式固化,使得出产有标可依,是其工业链各方一直在探究的一个出题。\n\n\n “咱们以规范为引领,总结提炼要害原材料和特征工艺,在满意现行国家和行业规范的前提下,牵头研发完结《濮绸》‘浙纺标’集体规范,现在该规范现已正式通过了评定。”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。\n\n 据悉,濮绸以线密度(纤度)到达必定规范的土丝为主要原料,选用单股或双股的经丝或纬丝,经提花编织、染色、上胶(拓印)等工艺制成。上述规范的技能目标,参照GB/T15551-2016《桑蚕丝织物》规范拟定,要点杰出产品特性,既提高了强力目标,又增加了耐磨性能目标。规范的出炉,让传统编织技艺与现代工业制作规范充沛结合,也让濮绸得以与商场衔接,从小众真实走向了千家万户。\n\n 据悉,今年以来,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坚持规范引领,为纺织业提质不断“加码”。以濮绸为代表,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联合要点高校、行业协会以及纺织服装头部企业,聚集丝绸、针织内衣、童装、制服等纺织特征工业,研发了《杭罗》《针织保暖内衣》《吸湿速干针织学生运动服》等30余项“浙纺标”集体规范。\n\n 聚集服务提质,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自动将“1+2+N”服务形式(“1个举动计划+2套规范+N项举动”)仿制推行到浙江全省各纺织集聚地。\n\n 据介绍,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安排纺织服装专家团队深化织里童装工业、桐乡皮草工业、兰溪棉纺牛仔工业等,自动树立1套完善的质量提高举动计划,树立“浙江制作规范和浙纺标规范”2套集体规范,针对各纺织工业的特色,打出了N项帮扶“组合拳”。一起,该院积极响应政府“优化营商环境”方针要求,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,自动为企业量身定制强制性规范“优惠套餐”。\n\n 到现在,浙江省轻工业质检院已为30家企业减免检测费用10余万元,为5家企业减免品字标认证检测费用,助力品牌建造、提振企业决心,推进纺织业高质量开展。(完) 【修改:刘阳禾】